快遞之聲2015年4月28消息:先入關中者為王,誰能率先洞悉“互聯網+“時代產業層面、企業層面和消費者層面的新市場、新模式、新趨勢,并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將決定誰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每日更多及時、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哦!
模式趨勢
趨勢1:由垂直走向綜合,由自營走向開放,成為眾多B2C平臺的一致選擇
一方面,對規模效應和范圍經濟的追逐,促進各大垂直平臺紛紛向綜合平臺演進。向如家電領域,蘇寧易購收購紅孩子、繽購,進軍圖書、美妝和服裝市場(成快時尚品牌Lindex中國大陸總代),上線旅游頻道、酒類頻道、彩票頻道;如圖書領域,當當網大力發展百貨,上線當當超市、電器城,拓展服裝、母嬰、家居品類,其曾經的主營品類圖書業務,已進入不了當當網銷售規模類目top10;如美妝領域,聚美優品拓展服飾內衣、鞋包配飾、居家母嬰等頻道。
另一方面,各大領先B2C平臺通過平臺開放,實現角色轉型和商業價值延展。如京東近幾年借助pop平臺,拉升業績迅猛增長,1號店推出一號商城,蘇寧易購推出蘇寧云臺等等。平臺開放拓展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從傳統的進銷差價轉變為獲取平臺入駐費、店鋪銷售抽成、網站展示位置的廣告收益、關鍵詞競價收益以及店鋪增值服務費用(如倉儲租賃費、物流費、數據分析工具)。同時,通過平臺開放降低自營業務帶給資金投入和團隊運營方面的壓力,迅速延展品類,更好向綜合性平臺發展,以獲取范圍經濟,并提升用戶的活躍度和粘性。
趨勢2:新型B2C平臺模式引爆藍海市場
我國電子商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圖書、3C及服裝、洗護、家居等百貨領域日益成熟,無論是平臺競爭還是用戶網購滲透率都已接近飽和階段;而以農產品、生鮮、醫藥、本地生活服務為典型代表的民生領域,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成為當前各大電商平臺拓展的重點市場。同時,跨境電商將是未來電商平臺追逐的新風口。
以跨境B2C為例,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2.7萬億元,其中跨境B2C占比逐年快速增長,2013年達到9.6%。隨著國內進口奢侈品、奶粉等消費需求增長,海淘和代購興起,并在政府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進口跨境平臺不斷涌現,且日漸呈白熱化競爭之勢??缇矪2C平臺包括進口跨境B2C平臺和出口跨境B2C平臺,進口跨境B2C平臺,包括傳統綜合性電商平臺上線跨境業務,如天貓國際、京東海外購、走秀網、聚美極速、唯品會、順豐海淘、蘇寧海外購、1號海購等,也包括新型主體自建進口跨境B2C平臺,諸如海豚村、西游列國、蜜芽寶貝等;出口跨境B2C平臺,也分為傳統電商平臺(eBay、亞馬遜等)和自建獨立出口跨境B2C平臺(蘭亭集勢、環球易購、米蘭網、全麥網等)。
品類趨勢——
趨勢3:從標品到非標品,從低價到高價,從商品到服務,成為B2C平臺的品類演進路線
從標品到非標品體現的是用戶從追求功能價值到追求情感價值的變遷。在電商1.0時代,為用戶習慣培養階段,圖書和3C等標品更利于降低用戶的信任成本。同時,用戶對標品的消費更多追求的是商品的功能價值,隨著用戶網購習性的培育和消費文化的升級,用戶對情感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追求逐漸引爆了非標品市場,如食品、美妝、生鮮、本地生活服務等;
從低價到高價體現的是用戶追求價格導向追求價值消費的升級。用戶消費能力的升級,品牌電商的崛起,線下服務的完善,共同推動了諸如奢侈品、珠寶、藝術品等電商的興起。
從商品到服務,體現的是用戶從追求商品消費體驗到線下服務體驗的轉變。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商涵蓋衣食住行(餐飲、零售、票務、旅游、出行、奢侈品等),居家理財(房產、家居、裝修、社區、汽車后市場、金融等)、結婚育子(婚慶、教育、母嬰等)以及健康美業(醫療、體檢、美甲、美容等)諸多領域。
運營趨勢——
趨勢4:精細化運營和價值深耕成為各大B2C平臺未來的核心戰略
經過數年野蠻式增長,國內電商的發展的流量紅利將逐漸消失,各類電商平臺將在進一步延伸品類規模的同時,不斷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諸如倉儲物流、會員管理、產品規劃、精準營銷、大數據分析等等,以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如2014年天貓提出“五化”戰略(品牌時尚化、行業垂直化、會員價值化、無線個性化、服務分層化),在于不斷自我革新,進一步促進平臺的價值裂變。
大數據將成為各類電商平臺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的利器。借助大數據和商業智能,將能為B2C平臺帶來四大核心價值:一是實現精準營銷,二是輔助產品規劃決策,三是推動客戶關系管理和價值挖掘,四是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優化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以京東為例,其基于大數據,打造C2B智能決策系統。京東大數據已經在公司各類業務上發揮了重大價值,如基于消費者多維度畫像分析對消費行為深度挖掘以開展精準營銷、銷量預測、C2B定制、倉庫調撥、庫房自動補貨、客服智能應答等各領域。同時通過大數據發展金融業務,如京東白條、京保貝,極大提升了用戶粘性,同時實現了增值收益。
趨勢5:B2C平臺紛紛布局線下渠道,O2O成行業大勢
知名B2C平臺紛紛構建O2O發展體系,實現流量入口和場景入口的整合。
如天貓投資高德,與銀泰網在雙11聯合試水O2O,萬達影城入駐支付寶錢包。天貓已實現了“四通八達”的O2O場景,實現了會員CRM和導購CRM的系統支撐;
京東2013年底與太原唐久便利店開展O2O合作,雙向引流,2014年3月正式發布零售業O2O戰略,計劃與全國15余座城市上萬家便利店開展O2O合作,旨在實現五大變革——本地極速配送服務、服務和營銷提升、外部流量合作、品類拓展、服務延伸;
2014年8月,騰訊、百度、萬達開啟抱團式O2O戰略合作,將打通賬號體系、會員體系、積分體系,實現數據融合、WIFI共享、產品整合、流量引入等等……
趨勢6:移動電商成為各大B2C平臺布局的重點
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智能手機、3G/4G網絡、LBS服務的完善,以及諸如移動游戲、移動打車、手機銀行等的逐漸成熟對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的培育,催生了國內移動電商業務的井噴式發展。
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發布的數據顯示,移動購物市場從13年Q1起,連續兩年每個季度都保持200%以上的增長。至2014年第2季度,中國手機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680.9億元,同比增長256%,整體市場處于快速發展期。而2014年雙11,移動端成交占比高達42.8%。
在此大勢下,各大主流電商平臺紛紛布局移動端渠道:一方面,紛紛推出獨立APP,成為移動端布局的主戰場;另一方面,發展移動社交和社會化營銷,獲取更大流量和用戶粘性。阿里巴巴投資新浪微博,京東與騰訊合作,根本出發點均是如此。(京東獲取了微信端一級入口,在微信購物上線名品閃購,并在京東APP接入微信支付)
趨勢7:預售和定制化電商方興未艾,C2B模式日漸興起
電商發展已從價格導向進入到價值導向階段,且消費者從關注功能價值向情感價值轉變,個性化需求日漸凸顯,預售模式和定制化成為未來C2B模式的核心趨勢。
一方面,預售模式炙手可熱。2013年4月,天貓推出天貓預售頻道,吸引了諸如海爾商城之類的眾多知名品牌商和渠道商入駐。天貓預售能有效實現快速回籠資金,洞察消費者需求優化產品設計和規劃,降低庫存等多種價值。而《女神的新衣》是國內首檔明星跨界時尚真人秀節目,開啟了“電視+電商”模式先河。每期有六位演藝明星圍繞一個主題創意來展示不同的服裝。知名品牌朗姿、茵曼等服裝公司的專業買手現場競拍,采用即看即賣的銷售模式,同步快速在天貓進行產品投放。極大提升了該品牌的搜索指數和流量轉化率。
另一方面,定制化生產模式成為新寵。IDX愛定客定制商城致力于C2B電商領域,也是全球第一家個性化開店平臺,提供按需生產零庫存銷售模式,并擁有O2O線下體驗店,最長7天即可發貨,單品價格200多元。愛定客采取開放接口:無論是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插畫師,包括那些熱愛創作和分享的普通人,都可以利用愛定客的接口網絡開店,采取CPS的分成模式。
趨勢8:領先B2C平臺紛紛推出金融服務產品
從經營產品向經營用戶轉型,是各大平臺的戰略重心。掌控了用戶流量入口的各類互聯網平臺,包括門戶、社交、搜索、電商等,均通過對用戶行為數據的沉淀和挖掘,來大力發展金融類業務,互聯網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愈演愈烈,已漸成各類互聯網平臺的標配。
對B2C電商平臺而言,金融類業務主要包括融資和理財兩類。諸如京東、蘇寧等等B2B2C平臺主要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委托融資、信托計劃等,而金銀島、生意社、鋼聯、易鋼在線等B2B2B平臺主要有廠商銀、代采購托盤、現貨抵押、倉單質押、統購分銷和保理等。
而自從2013年6月,阿里聯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理財產品以來,電商平臺的理財業務風起云涌。2014年8月,京東推近40款小銀票票據理財業務;2014年8月,蘇寧易購上線12款票據理財產品,推出針對個人和企業的易付寶余額理財增值服務……
競合趨勢——
趨勢9:電商平臺的馬太效應日益凸顯,差異化競爭是唯一出路
B2C電商平臺已成馬太效應格局,贏家通吃的叢林法則盡顯無疑。在互聯網標榜去中心化和流量碎片化的外衣下,實則是帝國的本色。
幾年前,電商行業還處于跑馬圈地時期,某些企業專注細分品類也獲取了階段性成功,誕生了諸如凡客、瑪薩瑪索、紅孩子、酒仙網等諸多成功的垂直B2C電商平臺。但近年來,隨著天貓和京東不斷整合市場資源,完善品類布局,使得垂直B2C更難自主獲得流量,而居高不下的平臺運營和推廣成本,令其生存舉步維艱。當前垂直B2C的生存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上游品牌化:比如樂淘轉型做自己品牌的鞋,變成線上品牌商,以獲取更高的品牌溢價,提升利潤空間;
二是入駐綜合性電商巨頭平臺,獲取豐富流量,如酒仙網借助天貓、京東、當當平臺發展;
三是平臺整體出售給電商巨頭,如紅孩子出售給蘇寧易購。
總體來看,這三種模式更多是迫于競爭壓力的無奈選擇,而不是尋求差異化突圍的主動變革和創新。B2C平臺要打破天貓京東寡頭壟斷,必須在商業模式上構建差異化策略,可能的突圍方向有三個:
一是區域差異化,立足本地市場精耕細作。如淘常州立足常州本地市場,大力攻占B2C巨頭前幾年難以涉足的生鮮電商和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開創了區域電子商務的成功先河,模式迅速復制到南京、鎮江、哈爾濱等城市。淘常州也在2014年獲得盛大資本1.5億元的融資。此外,未來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市場還將有廣闊的電商空間,已有部分企業通過F2R2C的模式搶占高地。如五星控股通過匯通達F2R平臺,聚焦中國鄉鎮市場,發展萬千鄉鎮終端,為零售端(R端)提供更低價的產品以及完善的物流倉配、金融、IT系統服務。怡亞通大力構建深度380分銷平臺,越過所有分銷商直接將商品送達超市/小賣部?;菝窬W發展F2R+B2C模式,實現“農超對接”與“廠超對接”;
二是品類差異化,切入藍海領域。如手禮網聚焦臺灣特產,結合廈門旅游資源和機場服務做O2O。極致蛋糕鎖定蛋糕O2O市場,通過打造極致產品、精益供應鏈和粉絲經營實現業績引爆。Roseonly專注鮮花速配領域,通過極致產品+符號價值+社會化營銷+個性化定制,用時不到一年,就實現單月銷售額破千萬和純利潤過百萬的業績。2014年5月,獲得IDG與ACCEL超千萬美金B輪融資,估值過億美金。
三是服務差異化,基于用戶思維開展內容經營和粉絲經營。如寺庫網作為奢侈品寄賣平臺,通過奢侈品鑒定評估中心和養護中心,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同時,在線下建立體驗式會所,提供會員增值服務,涵蓋美容美體,養生會所,夜店酒吧,美食餐飲,馬術交流,高爾夫互動,豪車俱樂部,紅酒品鑒等等。通過打造高端時尚圈子,提升用戶體驗和平臺粘性,并發揮社群效應。
趨勢10:跨平臺合作整合流量資源,成為平臺競合的典型特征
一方面,當前國內B2C平臺呈現典型的馬太效應和二元格局,垂直類B2C平臺流量獲取的難度和成本加劇,主動尋求與寡頭型B2C平臺開展合作,提升平臺知名度,獲取新流量,開展全渠道運營,成為必然之選。如當當網、1號店、唯品會、銀泰網、走秀網、麥包包等紛紛入駐天貓,酒仙網、樂蜂網、手禮網、我買網、順豐優選、優購網等紛紛擁抱京東。
而對于天貓京東寡頭型B2C平臺而言,積極與品牌商、供貨商、零售商及物流在內的各類第三方服務商共建生態體系,快速補強品類資源,覆蓋更廣闊的目標客群和細分市場,也成為未來平臺發展的核心戰略。
另一方面,電商平臺的投資并購也日益成為行業競合的新常態。尤其對于在電商領域相對弱勢的百度(信息入口)和騰訊(社交入口)而言,紛紛選擇以收購來布局電商領地,獲取交易入口。對投資主體而言,快速拓展產品和服務領域,追逐規模效應和范圍經濟,構建龐大帝國,打造競爭壁壘。而對被投資或被收購者而言,缺乏后續資本助力和規模效應的電商為尋求庇護,獲取資本變現的一種無奈而現實手段。
2012年9月,蘇寧以6600萬美金收購母嬰電商品牌“紅孩子;
2014年1月,阿里斥資1.7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中信21世紀,發力醫藥電商和大健康領域;
2014年1月,百度收購人人網旗下的糯米網全部股份,進一步完善O2O體系布局;
2014年2月,騰訊戰略投資大眾點評網,占股20%;
2014年3月,騰訊收購京東20%股份,京東將100%收購騰訊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以及易迅網少數股權,京東獲取QQ及微信一級入口位置,提升移動和社交布局;
2014年6月,騰訊斥資7.36億美元收購58同城19.9%股權;
2014年10月,三胞集團收購拉手網;
2015年4月,58同城與趕集網正式宣布合并,58同城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獲得趕集網43.2%的股份(完全稀釋后);
……
以上十大模式是筆者基于近幾年B2C電商發展的動態和演進路徑作出的簡要概括,有些趨勢雖已無新意,但仍深深影響整個B2C電商格局和行業進程。而有些趨勢方興未艾,更是各大B2C平臺的角力重點。先入關中者為王,誰能率先洞悉“互聯網+“時代產業層面、企業層面和消費者層面的新市場、新模式、新趨勢,并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將決定誰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